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

健康资讯

频繁出现这些行为,要警惕孩子患上抽动症!

河南健康网 2024-05-3159420

  王奶奶家的小孙子5岁了,总是喜欢眨眼睛,不自主地摇头、噘嘴。邻居李大爷是一名医生,看到这种情况后告诉王奶奶,他的小孙子可能患上了抽动症。“抽动症?啥是抽动症?抽动症是不是多动症?”王奶奶一脸疑惑地看着李大爷,下面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抽动症。

  多动症和抽动症的区别有哪些?

  抽动症和多动症不是一种疾病,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临床表现、病因、检查方式不同。多动症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俗称,是以明显注意力集中困难、注意持续时间短暂、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,发病多见于儿童。

  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,又称多发性抽动症。临床发病多见于男孩,且大部分患儿在4~12岁之间起病,常存在多种共病情况,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(ADHD)、强迫障碍(OCD)、行为问题等。

  抽动症的发病原因都有哪些?

  抽动症的病因比较复杂,其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、神经生理、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诸多方面有关,遗传因素中的遗传方式尚不明确,目前相关研究表明该疾病可能与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有关。但环境因素主要是紧张、焦虑、学习压力大、电子产品看得过多、生病、打骂、受刺激、疲劳等这些都可能会诱发抽动症的发生。

  抽动症的典型表现都有哪些?

  抽动症发作时会表现出不自主的、突发的、快速重复的肌肉抽动,常伴有暴发性的、不自主的发声和秽语。一般先从面、颈部开始,逐渐向下蔓延。抽动时发作的部位和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,比如眨眼、斜视、噘嘴、摇头、耸肩、缩颈、伸臂、甩臂、挺胸、弯腰、旋转躯体等。有些患儿在不自主抽动后,逐渐产生语言运动障碍,部分患儿还可产生模仿语言、模仿动作、模仿表情等行为。有些患儿则表现为喉鸣音、吼叫声,可逐渐转变为刻板式咒骂、陈述污秽词语等。

  另有一些患儿会出现不自主的喉鸣,大多数在起病后的6~7年出现。这类患儿病情常有波动性,时轻时重,有时可自行缓解一段时间。而有些患儿抽动的部位、频度及强度均可随情绪发生变化。在紧张、焦虑、疲劳、睡眠不足时可加重;精神放松时减轻,睡眠后可消失。

  对于患有抽动症的儿童,识别并避免某些触发因素可以帮助减轻症状。虽然每个孩子的触发因素可能不同,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潜在诱因:

  压力和紧张:高压力或紧张情绪可能会加剧抽动症状。因此,避免过度的压力和紧张是很重要的。

  过度疲劳:缺乏睡眠或过度疲劳可能会加重抽动症的症状。

  刺激性物质:某些食物和饮料,如咖啡因、糖和高脂肪食物,可能会触发或加剧抽动症状的发生。

  屏幕时间长时间看电视、玩视频游戏或使用电脑可能会导致抽动症状加剧。

  环境因素强光、闪烁的灯光或某些声音可能会刺激某些儿童,引发或加剧抽动症状。

  疾病和感染:感冒、流感或其他呼吸道感染可能会暂时加剧抽动症状。

  情绪波动:强烈的情绪波动,如极度兴奋或悲伤,也可能触发抽动。

  药物:某些药物,如刺激性药物或含有咖啡因的药物,可能会影响抽动症状。

  并非所有儿童都会对上述因素有相同的反应,家长们应该观察并记录孩子的症状,以确定可能影响他们特定情况的特定触发因素。与医疗专业人员合作,制定个性化的管理计划,可以帮助患儿更好地控制抽动症状。

  来源: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信公众号

编辑:田星星   审核:荣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