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科普 大众健康

大众健康

名医说节气 | 处暑重在润“秋燥”

河南健康网 2023-08-23925762

  处暑为立秋后第二个节气,这是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。“处暑”即“出暑”,表示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,暑气开始消退。“一场秋雨一场凉”,处暑一过,秋意渐浓,民间素有“七月八月看巧云”之说,也正是郊游赏秋景的好时节。

  由于受短期回热天气影响,此时暑气并未完全消退,但早晚已有一丝凉气,干燥少雨的天气,人体皮肤可能会因此而变得紧绷,甚至起皮脱屑、毛发枯燥无光泽、头皮屑变多、嘴唇干燥或裂口,或者产生大便干结等症状,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“秋燥”。

  为什么会产生秋燥?怎样预防和治疗秋燥呢?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、教授,硕士生导师洪素兰,会给你答案——


  洪素兰

  教授,硕士生导师,主任中医师。

  曾任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及第一、三附属医院,中基内经学科主任,治未病研究所所长。

  退休后曾公派澳大利亚悉尼、珀斯,马来西亚吉隆坡会诊讲学;曾被聘为张仲景国医馆、新西兰北京同仁堂应诊专家。

  现受聘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国医堂应诊专家、并担任河南省西医学习中医班教学任务。任河南省治未病学会名誉主任委员。

  擅长治疗甲状腺、乳腺、卵巢、前列腺、男女更年期综合征、糖尿病及肥胖症等内分泌腺体病,急慢性炎症、心脑及周围血管病、肝胆病、呼吸系统及骨关节病等疑难杂证。

  为什么会产生秋燥?

  中医学以整体观念为指导,强调天人相应。从古至今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观察到秋季阳气收敛下降,阴阳之气交接,一天中的气温变化多表现为中午时而高温,但早晚已有凉气。此时处于夏季余热未尽,阳气敛降,自然界阳气蒸腾,地阴之气减弱,气候干燥;人体阳气收敛,气血津液趋向于里,肌肤失于津液滋润而燥。

  此时夏季余热与燥气相合,中医学称其为“温燥”。若温燥太过致人于病,则成为“温燥证”。深秋燥气与近冬之寒气相合,多表现为凉而燥,若凉燥太过致人于病,则发为“凉燥证”。

  怎样预防秋燥呢?

  《黄帝内经》及古今医家早已告诫人们秋季养生之道。

  起居和衣着上,要早睡早起,根据天气变化,随时增减衣服;

  情志上,要保持乐观心态,积极向上,避免忧郁烦躁等不良情绪;

  饮食上,少吃辛辣刺激和生冷油腻食品,适当多饮水,适量多食滋阴润肺的食物:青菜、梨、枇杷、银耳、百合、山药、莲子莲藕、蜂蜜等(还要注意秋泻);

  运动上,要根据自己体质特点,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,但要注意顺应秋季气候特点“养收”,不要锻炼太过,不要出大汗,散步、八段锦、六字诀、太极拳、或者爬山等,以提高肺部的功能,提高抗病能力。

  怎样治疗秋燥呢?

  有关秋燥的治疗要在医生指导下辨证用药,区别温燥、凉燥。尤其阴虚体质者,此时最易感邪而致病。温燥选用桑杏汤,润肺生津,清宣温燥(桑叶、杏仁、沙参、浙贝、香豉,栀皮,梨皮);凉燥选用杏苏散,轻宣凉燥,理肺化痰(杏仁、苏叶、前胡、半夏、茯苓、桔梗、枳壳、橘皮、甘草、生姜、大枣)。阴虚燥热体质若感受燥邪,在宣散润燥之时,当照顾到其阴虚体质。

  来源: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

编辑:刘斐斐   审核:荣强